概览
晋升是每个技术人都应该经历的一次洗礼。一般来说,分为提名、准备、述职、答辩这四个步骤。
尽管每个人的经历与体会都有不同,很难照搬硬套,但我相信只要是真心分享的经验,总会对人有帮助。接下来,我将从五个点展开。
一切以如何被提名为前提
晋升提名分为自提名和领导提名,一般只建议走后面的渠道。
如何被提名,每个公司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标准,但有两点是必备的:绩效与能力。这个很容易理解,我就不赘述了。
除了以上两点,还有不少因素会左右被提名这件事,往往和组织结构息息相关:
- 某团队很讲究先来后到,那么晋升往往就像排队
- 某领导很讲究团队和谐,那么“刺头们”往往要往后挪
- 某组织很看重稳定性,那么出一次事故,再多的功劳与能力都没用
这类因素很多,这部分往往需要你融入团队后才能知道。如果你希望得到晋升,请尊重这个玩法:在作为基层的时候,不要与组织正面抗衡。这么说很有功利性色彩:要么适应、要么滚,没必要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。
有一句话,我希望对大家有启发:你有再多的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满足下一职级,也不代表你会被提名。晋升提名是一个分界线,请注意这个游戏的先后关系:先有提名,再准备材料向评委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晋升提名后,先降低自己的预期
在准备的过程中,有不少因素会打击到人的心态。很多人会慢慢变得不自信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、有资格晋升,于是变得消极,甚至开始摆烂。
如何调节沮丧、低落的情绪,因人而异,不过有一点很明确 - 如果你具有足够的辨识能力的话,接受到外部反馈的因素越多,你的晋升述职效果就会被打磨得越好。但,当你过度失落时,你的分辨能力也会大幅下降。
这时,我建议不要再接收外部反馈的信息了。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只跟着直属领导的思路去写一份PPT,不与外界其他人交流。
我有个建议:拿到晋升名额,不代表你的当前思路是满足晋升述职的。不少人的失落,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提名后,过去的经历被贬得一文不值,就开始怀疑自己了。所以,一切清零,破而后立,降低自己的预期,能建立一个更好的心态。
晋升材料是立足现在看过去
立足过去,我们写的往往是过程性的What。这部分材料像是一篇记叙文,讲你做了什么,所以拿到了什么样的成果,很难证明自己的能力:有没有更好的解法?这样的成果足够吗?你的认识是不是有局限性?
而立足现在,则能从更高的角度,去回答很多Why类问题。于是,整篇文章就变得像一篇论文,证明你的能力足以到下一个级别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发现有很多以前的不足,有改进项,要基于现在的个人能力,适当包装。
所以,我们要明确思路:你做过什么,都体现在晋升名额里了;而你做事的能力,才是应该在晋升述职里体现的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丢掉80%以上无意义的工作内容也毫不可惜。
晋升答辩不是PK,而是能力挖掘
并非所有的晋升评委都非常优秀,但可以肯定的是,绝大多数都是抱着善意的。
晋升述职的重点,就是评委的提问环节。一般来说,问题分两类:了解你的表达内容、发掘你的能力。前面的问题往往源于你的材料没有表述清楚,需要你快速、准确地传达内容。而后者,则是支撑你晋升成功的关键。
挖掘问题的能力,主要在于三个:细节、深度、广度。这类问题往往源于你的晋升材料,所以可以尝试着做一些伏笔,引导评委来问。
对于评委的提问,我们要明确:不要只回答问题,而是尽可能地感受评委的用意,表现出自己的能力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但良好的心态能有不少加分。
晋升与面试里的表现形式
晋升与面试其实有很多相似点,尤其是评判逻辑上:晋升是公司评定你的能力可以达到下一个级别,而面试则是公司评价你的能力可以为公司带来对应的效益。核心,都是在于个人能力。
那么,如何表现出个人能力呢?常见的方式有项目、业绩、技术难点、领导团队等,但两者的表现形式有明显差异:
晋升的表现形式必须遵循公司的玩法,关注点很有限。比如,下一个级别的重点指标是技术架构能力,那你花大篇幅写某个技术深度的研究,虽然很棒,但偏题了。
而面试呢,我们往往是一份简历、多处投递,这就考验我们材料的普适性,一般来说都要各个点均有涉及、并且有几处亮点。除此以外,在面试时,还需要针对面试官感兴趣的点,能快速地扩展,所以临场应变非常重要。
小结
晋升过程是一个很好回顾过去的机会,不仅仅是自己在反复推敲,也能接收来自高层管理的反馈。
晋升的目标自然是获得成功,但从长期来看,这个过程对你的成长更有帮助。
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概括我的最大感触,那就是放弃:晋升阶段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,适当放弃日常工作模式下的思维方式,才能让你更好地进入这个阶段。
Github: https://github.com/Junedayday/code_reading
Blog: http://junes.tech/
Bilibili: 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293775192
公众号: golangcoding